时间:2018-07-25
深圳红木文化艺术协会检测专家团队介绍
徐峰教授;现任广西大学林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;广西大学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技术负责人;广西大学林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;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。从事木材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40年。研究方向主要有:木材构造解剖与木材识别;木材标准化与木材检验。专业特长为:木材树种识别;树木年龄鉴定;为国内著名的木材解剖学专家、广西最权威的木材识别专家。主要科研成果:主持或参与完成科研项目20项。其中:获省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6项;获地厅级科技成果进步奖5项。取得两项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:①在成熟的次生木质部细胞中发现细胞核。②首次发现苏铁类植物为须根系植物。主编与参编专著、教材近20部(种)。发表学术论文60篇,其中:被EI收录、核心期刊发表20余篇;获省级以上优秀论文奖8篇。
徐永吉教授,博士生导师,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研究中心主任、著名木材鉴定专家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担任中国木材流通协会、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、上海木材工业研究所等单位高级顾问。长期从事木材教学和科研工作,培养博士、硕士十余名。1987-1988年,1996-1997年曾两度作为高级专家访问日本京都大学并合作研究“木材超微构造”和“应力和热带木材研究”等研究课题。参加了“八五”、“九五”等国家攻关课题,主持了“人工林栽培措施和材性关系研究”,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,三等奖等。出版了《家具材料》、《木材学》、《西藏森林》等专著。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。
姜笑梅,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。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,1982年获南开大学理学硕士学位, 1987年在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生物系木材工艺组进修1年。现为木材所资深专家、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;兼任中国林学会生物质材料学会主任、木材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和《林业科学》副总编;国际木材解剖学家协会(IAWA)会员;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长期从事木材科学应用基础研究、专供木材解剖和超微构造。主持过多项国家级课题,如国家科技攻关项目;重大基础研究(973)项目、国际热带木材组织(ITTO)项目、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(948)项目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课题等。现主持“十一五”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“竹藤材解剖构造的生物形成机理及其应用”和“结构用规格材性能无损评价技术” 专题。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,其中被SCI收录6篇;主著/编专著5部,参编9部;获专利1项;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项和与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一、二等奖各1项。
杨家驹,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研究员,长期从事木材解剖、识别、性质和利用的研究。已发表合作和主持专著22部,论文62篇,其中:《中国热带及亚热带木材》获林业部1980年技术成果一等奖;“带图像的微机识别国产木材的研究”获林业部1991年科技进步三等奖;《木材学》获中国林学会1989年首届梁希奖;“泡桐属植物种类分布及综合特性”获林业部198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;“核工业乏燃料运输容器减震材料研究”获林业部1995年科技进步三等奖;“武汉地区晚第三纪两种榆科植物化石木的研究”获1998年湖北省人事厅、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、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;“国产重硬和轻软木材”获第三届华中地区科学技术推广大会二等奖、国家标准《红木》(GB/T 18107—2000)获第一届国家标准三等奖,共8项大奖。同时,“带图像的微机识别国产木材的研究”被选入《中国“八五”科学技术成果选》;“木材密度、力学性质及其换算”被选入《中国“九五”科学技术成果选》。首次发现的木材解剖特征有:杉属射线管胞内壁上有云杉型加厚,西藏长叶松材性接近软木松和具有特殊的射线管胞,金钱松的轴向薄壁组织中有晶体,杉松冷杉轴向管胞径壁上有显然大小不同的两类具缘纹孔,以射线细胞等径与否来区分落叶松类和红杉类,近髓心的泡桐木材的轴向薄壁组织为单一的薄壁细胞,还有化石目的鉴定及对当时当地气候的分析研究。
周京南,男,1969年1月20日出生。历史系文博专业,1991年本科毕业,同年8月分配到故宫博物院工作,从1991年至1998年止,在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从事家具库房保管及研究。2002年8月起在宫廷部原状陈列科,从事明清家具研究及原状陈列及复原工作,2007年聘为副研究馆员。担任过故宫博物院内外诸多展览的策展人,参与编撰《清史图典》、《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•家具卷》等大型图录,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。
上一篇 没有了
下一篇 没有了
欢迎扫描红木
微信二维码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大水田裕新路
电话:0755-29180128 传真:0755-29180198 邮箱:szhmxh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6 www.zghmzx.net 深圳市红木文化艺术协会